金屬材料的鹽霧腐蝕檢測
文章出處:泊頭尚氏非標量具有限公司發表時間:2019年05月13日
是材料或其性能在環境的作用下引起的破壞或變質。大多數的腐蝕發生在大氣環境中,大氣中含有氧氣、濕度、溫度變化和污染物等腐蝕成分和腐蝕因素
是指大氣中由含鹽微小液滴所構成的彌散系統,是人工環境三防系列中的一種,很多企業產品需模擬海洋周邊氣候對產品造成的破壞性,鹽霧試驗就是模擬這種現象的產生,所以檢測設備
鹽霧腐蝕
就是一種常見和有破壞性的大氣腐蝕。模擬海水環境的加速腐蝕方法,其耐受時間的長短決定耐腐蝕性能的好壞。這里講的鹽霧是指化物的大氣,它的主要腐蝕成分是海洋中的化物鹽;化鈉,它主要來源于海洋和內地鹽堿地區。鹽霧對金屬材料表面的腐蝕是由于含有的離子穿透金屬表面的氧化層和防護層與內部金屬發生電化學反應引起的。同時,離子含有一定的水合能,易被吸附在金屬表面的孔隙、裂縫排擠并取代化層中的氧,把不溶性的氧化物變成可溶性的化物,使鈍化態表面變成活潑表面。造成對產品極壞的反應
腐蝕的危害
腐蝕給金屬材料造成的直接損失巨大。有人統計每年全世界腐蝕報廢的金屬約一億,占年產量的20~40。而且隨著工業化的進程,腐蝕問題日趨嚴重化,美國1949年腐蝕消耗(材料消耗和腐蝕)為50億美元,1975年達700億美元,到1985年高達1680億美元,與1949年相比增加了80余倍。估計全世界每年因腐蝕報廢的鋼鐵設備相當于年產量的30。顯然,金屬構件的毀壞,其價值遠比金屬材料的價值大的多;發達國家每年因腐蝕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4;美國每年因腐蝕要多消耗3.4的能源;我國每年因腐蝕造成的經濟損失至少達二百億。腐蝕的巨大危害不僅體現在經濟損失上,它還會帶來慘重的人員傷亡、環境污染、資源浪費、阻礙新技術的發展、促進自然資源的損耗
人工模擬鹽霧環境試驗是利用具有一定容積空間的試驗設備
在其容積空間內用人工的方法,造成鹽霧環境來對產品的耐鹽霧腐蝕性能進行考核。與天然環境相比,鹽霧環境的化物的鹽濃度,可以是一般天然環境鹽霧含量的幾倍或幾十倍,使腐蝕速度大大提高,對產品進行鹽霧試驗,得出結果的時間也大大縮短。如在天然暴露環境下對某產品樣品進行試驗,待其腐蝕可能要1年,而在人工模擬鹽霧環境條件下試驗,只要24小時,即可相似的結果。 但人工加速模擬試驗仍然與天然環境不同,因而也不能代替
試驗方法介紹
1、中性鹽霧試驗(NSS試驗
是出現早目前應用領域廣的一種加速腐蝕試驗方法。它采用5的化鈉鹽水溶液,溶液PH值調在中性范圍(6~7)作為噴霧用的溶液。試驗溫度均取35℃,要求鹽霧的沉降率在1~2ml/;h之間
2、醋酸鹽霧試驗(ASS試驗
是在中性鹽霧試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在5化鈉溶液中加入一些冰醋酸,使溶液的PH值降為3左右,溶液變成酸性,形成的鹽霧也由中性鹽霧變成酸性。它的腐蝕速度要比NSS試驗快3倍左右
3、銅鹽加速醋酸鹽霧試驗
是國外新近發展起來的一種快速鹽霧腐蝕試驗,試驗溫度為50℃,鹽溶液中加入少量銅鹽化銅,強烈誘發腐蝕。它的腐蝕速度大約是NSS試驗的8倍
4、交變鹽霧試驗
是一種綜合鹽霧試驗,它實際上是中性鹽霧試驗加恒定濕熱試驗。它主要用于空腔型的整機產品,通過潮態環境的滲透,使鹽霧腐蝕不但在產品表面產生,也在產品內部產生。它是將產品在鹽霧和濕熱兩種環境條件下交替轉換,考核整機產品的電性能和機械性能有無變化
>:評級判定法、稱重判定法、腐蝕物出現判定法、腐蝕數據統計分析法
下一篇:深層滲氮硬化技術與時效硬化滲氮鋼上一篇:9種工裝夾具的設計要點